找到相关内容127篇,用时2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

    。   5、灭尽定:成就四禅八定的阿那含与阿罗汉能入灭尽定。   四、观禅业处  (一)四界分别   有两条修习观禅的途径:第一条途径是先修行止禅达到禅那,然后进一步修行观禅;第二条途径是以四界分别培育专注力达到近行定,未达到禅那就直接修行观禅。然而,无论依循哪一条途径,禅修者在开始修行观禅之前,都必须先修行“四界分别”。   要修行四界分别,首先应逐一地在全身辨识地、水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5454242.html
  • 宗教行为与宗教现象(下)

    可以对治嗔恚。  第三因缘 观察一切皆从因缘生,前因后果,相关条件,清楚分明,以对治愚痴执著。  第四界分别 向诸法而分别六界、十八界以停止我见。十八界是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界,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界,及色身香味触法六尘界,以根尘相对,中间以识分别之起诸作用。也有人以为界分别和因缘相似,所以用念佛,观佛相好以消业障,来代替界分别。  第五数息 计呼吸的数目,从一到十,反覆地数数目,以停止散乱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4848136.html
  • 慧远大师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

    重要性,体现了慧远禅智(或曰定慧)双修的思想特色。   按着就是叙述《修行方便禅经》所阐发的“五停心观”中的四种禅观,即不净观、兹悲观、界分别和因缘。   第一、觉悟到受女色的诱惑是不合佛教道德...双忘,此之谓“慈悲”。在禅定时修习“慈悲”,可以令修习者产生慈悲心,平息瞋恨之心。   第三、由此想到各种不同的事物都是由“六大”[24]同一气化和合而成,实际上皆幻化不实,此之谓“界分别”...

    谢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5182155.html
  • 慧远念佛思想特色探究

    悟解微言大义开始。这里突出了平常的禅定修持和以智慧悟解佛法大义的重要性,体现了慧远禅智(或曰定慧)双修的思想特色。慧远又叙述了《修行方便禅经》所阐发的“五停心观”中的四种禅观,即不净观、慈悲、界分别...不实,此之谓“界分别”;在禅定时修习“界分别”,可以令修习者觉悟世界生灭无常,本质是“空”,从而放弃“我执”和“法执”。明白了一切事物皆因缘而起,就会看清生死轮回的实质,此之谓“因缘”;在禅定...

    姜元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0993223.html
  • 人从爱欲生忧怖

    学上有五净行的对治办法,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,多嗔众生慈悲,愚痴众生因缘,散乱众生数息,我慢众生界分别。釜底抽薪的办法是定动智拔,唯有成就定慧,照见五蕴皆空,才能究竟度一切苦厄。五蕴既空,附属于...rdquo;的菩萨精神。   本来,“五欲妙境非真欲,真欲为人分别贪。”如俗语说,酒不醉人人自醉,色不迷人人自迷。色声香味触的事欲,如蓝天白云,鸟语花香,干卿何事?为何给芸芸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戒淫|爱欲|情爱|恐惧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81641621.html
  • 僧伽和佛的弟子

    道品。37道品中基本修习的是四念处观(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),在修四念处观之前,初入道者先学五停心观,即不净观、慈悲、因缘、界分别和数息。总之,修定修慧的方法很多,这里不...是怎样的呢?  答:根据佛的制度,一个比丘应当过着清净而俭约的生活,严格遵守不杀、不盗、不淫(包括在俗家的妻子)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饮酒及非时食(过午不食)、不涂香装饰、不自歌舞也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73139102.html
  • 《四分律》中僧伽不动产管理初探

      为坚为乐故 禅定分别   房舍施众僧 世尊说第一   从佛陀赞叹长者的偈颂里,可看到房子的主要功能是为了遮蔽寒热、风雨、及免受野兽、蚊虫、毒蛇等伤害。有了一个安顿色身的地方,更有助于勤修佛法。...

    释自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4748724.html
  • 不二中道思想是建设人间佛教的根本依凭

    的慈悲本怀和方便智慧。而从“不二中道”的立场来看,破除了分别法的两边中的一边,就是暗含了对整个分别的破除。因为任何一边都体现了二分性或二元分别思维,所以对任何一边的破除,就是对整个分别的破除。这虽然与许多大乘般若经典的“双遣双非”的做法有些区别,但与《金刚经》显示的做法非常类似。例如:   “须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可以身相见如来不。不也...

    顾瑞荣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052198.html
  • 趣向涅槃的唯一道路

    走路、站著、躺著,在其他任何姿势里面,都要专注呼吸。但是有些禅修者有听从这个指示去修;有些禅修者就没有听从。  对于修四界分别的禅修者,我也同样教导他们,不但在坐姿时修四界分别,在走著、站著、躺著,在一切任何姿势当中,也都要专注观这四大(四界分别),无论任何时刻都要观四大。同样的,有些禅修者有做到,有些禅修者没有做到。  对于修观禅的禅修者,我同样教他们在一切姿势中修观禅。  而我所教的方法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3752416.html
  • 菩萨为众生说四圣谛

    。菩萨法位力故,乃至道谛亦如是。但知一心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知是四谛药病相对,亦不著是四谛,但观诸法如实相,不作四种分别。  如实观者,空。若菩萨能一切法若大若小皆空,是名如实。自相空能入...,发意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  是众生于无所有法中,颠倒妄想分别得法:无众生作有众生想,无色作有色想,无受、想、行、识,作有受、想、行、识想。乃至一切有为法无所有,用颠倒妄想心,作身、口、意业因缘,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3367263.html